红薯栽培技术
红薯富含可食纤维、矿物质、维生素、粘多糖等对健康有益的物质,适量食用可为人体提供大量的热能及营养物质。其代谢方面的保健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。红薯为碱性食品,可有效消除因大量食用肉制品而带来的营养平衡失调问题,食用红薯后可促进胃肠蠕动,加快排泄,减少动物性食品在消化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对人体的伤害,起到防癌保健的作用。在日本、韩国等地红薯的保健作用倍受重视,鲜红薯的价格也比较高。
高产红薯栽培首先,应选用优良品种或脱毒薯作为栽培种。脱毒薯的生产力得到恢复后生长势强产量高,产量与品质有不同程度的提高。因此,大面积栽培红薯**选用脱毒薯作为栽培种。
其次,应选择地势略高平坦、土壤疏松肥沃的田块。地势较高的田块除土壤水气条件较好外,另一主要因素是有较好的流动空气条件。风的因素长期以来不太受重视,主要是对固定田块难以人工控制。在生长中后期薯蔓较厚密,薯蔓间的空气含有较高的水蒸气及其他有害气体,不利于植株的呼吸作用,同时也影响光合作用。地势较高的田块有较好的空气流动条件,流动的空气可将过多的水汽带走,调节薯蔓间温湿度,使藤蔓生长健壮,不徒长,促进养分向地下部的转移。不要选择在树林中或周围有影响通风的障碍物。
第三,要控制蛴螬的危害。红薯的主要土壤害虫是蛴螬。蛴螬可大面积咬食薯块表皮,影响薯块的商品性。不要让田间有杂草,减少金龟子在田间的产卵量,若有可能,对春闲地进行灌水杀灭虫卵。若无法做到这些,可在做垄前撒施长效低残留杀虫剂。
第四,要求薯苗粗壮,节间不太长,有**,无病毒病症状。壮苗与弱苗的产量可相差20-30%。薯苗一般有六个展开叶即可,超过八张叶及少于五张叶的薯苗略有减产,尽量不要使用中段苗。如薯苗太长所带有的叶片较多,蒸腾面积大,返苗迟,而苗太小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正常苗的长度,结果薯的产量降低。